可以听到的《利兹与青鸟》——对配乐的若干分析
主观讲,这并不是一篇品鉴或者安利性质的文章,我只是在尝试着揭示一些《利兹与青鸟》中客观存在的,可以被技术地叙述出来的内容。因此,这篇文章也许更适合已经看过一遍影片的观众来阅读(我并没有刻意回避剧透),或者为那些本身喜好循着听觉去欣赏影片的朋友们提供一个小小的指引。
或长或短的乐评,我希望写得专业一些,但肯定不可能尽善尽美。请不吝评论。
主观讲,这并不是一篇品鉴或者安利性质的文章,我只是在尝试着揭示一些《利兹与青鸟》中客观存在的,可以被技术地叙述出来的内容。因此,这篇文章也许更适合已经看过一遍影片的观众来阅读(我并没有刻意回避剧透),或者为那些本身喜好循着听觉去欣赏影片的朋友们提供一个小小的指引。
Orange Ocean接下来要做的是什么呢?我得到的回答是,他们希望在音乐活动中倾注更多的精力,以职业化的水准进一步地学习与创造条件。以此为前提,他们就得以制作更精良的录音室专辑,走出青岛做更多规格更高的演出,让作品和现场形成良性循环。除此之外,还有一系列的计划和想法都等着去实现。有别于我对他们一贯的夸赞,他们叙述这些时,对自己的评价倒是相当地保留。但我能很清楚地感受到他们对未来十足的信心。
有些人可能更喜欢在他们的前两张专辑里,ITSOGOO用自己特有的诗意化笔触表现的抨击性的内容——诚然我们并非身处于一个美好的时代,诚然在这个时代专注于精神也许有一些犬儒,但我们永远回避不了对内心安宁的渴望——人们还是同时生活在两个世界中的。有时,也许是大多数时候,我们不得不以高度社会性的姿态示人,而另一种情况下,我们也会像身居空旷宇宙中的孤岛一般,唯有借助缥缈却扎心的美妙电波才能相互感受吧。总会有一个晚上,我们都是宇宙岛民。大概是这样的。
苏珊·麦克拉瑞写道:“在男性定义的领域中创造音乐是件危险的工作。如某些所谓严肃或实验音乐的女性作曲家发现,理应价值中立的音乐的许多形式和常规进行模式,都充斥着隐藏的父权叙事、意象和议程。”但在现今的语境下,越来越多女性音乐人参与进音乐事务并且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时,父权叙事将逐渐变得不那么明显,而生发于女性特质由于具有力量而产生的性感,也将加入这一明目张胆的增权。
没有必要去追根溯源,什么莫名啦,听不懂啦,太高深啦,放下这些鬼东西吧,Unconsciousness,无意识嘛,把自己沉浸在律动里就好,何必纠结那么多呢?Just Enjoy it ~ (:
当对自己所发出的声音虔诚,离模式越来越远的时候,摇滚乐也变得不那么高高在上了起来。反叛(这个过去典型的“摇滚精神”),在这个极其多元的时代,甚至找不到一个足够巨大的靶子可以让摇滚乐瞄准攻击,进行反叛。摇滚乐变得越来越聪明灵活碎片化和多元。当一切都在解构与自我解构,why so serious?尽情玩乐吧,摇滚乐。
总得来说,《吹万》代表了吹万乐队在音乐上的探索与进步。但是录音实在是这张专辑的不足之处,但这一点也反倒让我对他们的现场更加期待。天籁万般,他们只是在聆听这个世界自身的声音,而他们的音乐也只是这些声音的回响罢了。
新世纪音乐脱胎于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世纪运动”,而格莱美奖最佳新世纪唱片奖项建立于1987年。为我们所熟知的一些新世纪音乐人/组合,如 Enya、Clannad、喜多郎和 Yanni 等皆有过获奖或提名。
Peter Kater & R. Carlos Nakai 的《Ritual》是我认为最有可能获奖的唱片。
Jaws是一支来自英格兰的新乐队(可能就比洄游早成立那么一个来月)。然而,这张专辑真正吸引我的还是其总体的感觉,他们对乐器和人声的使用极大增强了音乐的氛围感,这和“噪”有本质上的不同,但也同样有感染力。推荐顺着曲目顺序从头听到尾,你也会就地POGO起来的。
然而,他们在歌词上也总体的将上一张专辑的亲和感保留了下来,如此一来,他们简直把一个坐标系内的所有听众讨好了个遍——不光把我这样装逼成性的先锋系听众劝了回来,小清新们也会找到传承自《羽毛河》专辑中的滑腻感觉。
这张专辑的风格如此突出,然而乐队毕竟受限于流行音乐的范畴,表现出强大创作力的他们在个人风格和主流审美之间,想必是做了一些合理的妥协的。就算如此,不管是有何种偏好的听众,在这张专辑面前相信都会感受到其鲜明的特点。那么,我们不妨想象或期待一下,他们的现场表演或许会让他们所透露出来的乐思释放得更加彻底,那将会是一个多么磅礴和肆无忌惮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