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听到的《利兹与青鸟》——对配乐的若干分析

主观讲,这并不是一篇品鉴或者安利性质的文章,我只是在尝试着揭示一些《利兹与青鸟》中客观存在的,可以被技术地叙述出来的内容。因此,这篇文章也许更适合已经看过一遍影片的观众来阅读(我并没有刻意回避剧透),或者为那些本身喜好循着听觉去欣赏影片的朋友们提供一个小小的指引。

阅读全文 →

Orange Ocean:青岛摇滚乐的未来“主场”

Orange Ocean接下来要做的是什么呢?我得到的回答是,他们希望在音乐活动中倾注更多的精力,以职业化的水准进一步地学习与创造条件。以此为前提,他们就得以制作更精良的录音室专辑,走出青岛做更多规格更高的演出,让作品和现场形成良性循环。除此之外,还有一系列的计划和想法都等着去实现。有别于我对他们一贯的夸赞,他们叙述这些时,对自己的评价倒是相当地保留。但我能很清楚地感受到他们对未来十足的信心。

阅读全文 →

今夜我们都是宇宙岛民?

有些人可能更喜欢在他们的前两张专辑里,ITSOGOO用自己特有的诗意化笔触表现的抨击性的内容——诚然我们并非身处于一个美好的时代,诚然在这个时代专注于精神也许有一些犬儒,但我们永远回避不了对内心安宁的渴望——人们还是同时生活在两个世界中的。有时,也许是大多数时候,我们不得不以高度社会性的姿态示人,而另一种情况下,我们也会像身居空旷宇宙中的孤岛一般,唯有借助缥缈却扎心的美妙电波才能相互感受吧。总会有一个晚上,我们都是宇宙岛民。大概是这样的。

阅读全文 →

21/04/2014:我们该如何说得自由

而如何“客观地说话”?显然我们都知道,最首要也是最先应该做到的,也就是说得坦诚了。这是我们所有人的错。我们希望能表现得彬彬有礼,是为了沟通顺畅,但当我们把彬彬有礼视作目的,我们又有多少话变得再也不能说了?

所以说啊,让我们闭上眼,把耳朵睁开,多听一听,顺便也少想一想吧。

阅读全文 →

评论:Jaws《Be Slowly》

Jaws是一支来自英格兰的新乐队(可能就比洄游早成立那么一个来月)。然而,这张专辑真正吸引我的还是其总体的感觉,他们对乐器和人声的使用极大增强了音乐的氛围感,这和“噪”有本质上的不同,但也同样有感染力。推荐顺着曲目顺序从头听到尾,你也会就地POGO起来的。

阅读全文 →

评论:草莓救星《德古拉城市》

然而,他们在歌词上也总体的将上一张专辑的亲和感保留了下来,如此一来,他们简直把一个坐标系内的所有听众讨好了个遍——不光把我这样装逼成性的先锋系听众劝了回来,小清新们也会找到传承自《羽毛河》专辑中的滑腻感觉。

这张专辑的风格如此突出,然而乐队毕竟受限于流行音乐的范畴,表现出强大创作力的他们在个人风格和主流审美之间,想必是做了一些合理的妥协的。就算如此,不管是有何种偏好的听众,在这张专辑面前相信都会感受到其鲜明的特点。那么,我们不妨想象或期待一下,他们的现场表演或许会让他们所透露出来的乐思释放得更加彻底,那将会是一个多么磅礴和肆无忌惮的场景。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