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ITSOGOO。面对这么一个自己非常偏爱的团体,以及一个自己实际上缺乏了解的音乐风格,再去勉强谈什么“评论”显然就显得缺乏说服力和应有的尊重了。第一次听到这个来自北京的爵士说唱组合,是他们发布第二张专辑《It’s No Good》的时候。那时我听音乐的重心已经离开了说唱音乐六七年,直到现在依然无法再称得上是一个专注而深入的说唱听众。想来让我真正喜欢上他们的音乐的,显然就不会是以诸如beats和flow之类“很说唱”的要素为主——相比之下,他们的歌词中时而故作虚无与玄幻,时而又富有生活气息,并且透着燕赵人民所独有的那种富有力量的超脱与从容。在我心目中,他们的音乐中真正的魅力,就是那些时常能从中接受到的无数的思维星火。说到这里,我愿意向诸位强烈推荐他们的这张新专辑《宇宙岛民》,也就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我们边听歌边说吧。
我的认知里对“好的说唱beat”真的没什么衡量标准,不过《宇宙岛民》的音乐风格的确在我的sweet zone里。这里的歌曲具备着说唱音乐应有的强力的节奏感,而贯穿其中的爵士乐的色彩,尤其是随处点缀的爵士乐采样又像滤镜一样赋予了一层柔和的气氛。这样的beat再配以成员们的一口京韵,毫不扭曲的声调带来的歌词的精准表达产生了听觉上的攻击性,而平铺的语气又给人以相反的感觉。歌词中这两点相搭配的效果也与beat的听感从精神上相当一致。
而在写歌词的路子上,他们在这张标志着“反璞”与“寻根”的专辑中也进一步地减少了锋芒毕露的批判,这意味着他们几乎放弃了对社会话题的着墨,而是专注描写于自身的精神与生活状态以及对说唱本身的观点。而尽管他们依然热衷于在歌词中使用“万千”、“万物”、“宇宙”和“信仰”等等看似有些玄妙的词汇,但听者直接能从中感到的却是更多积极乐观的信息。
就是这样的诸多特点构成了《宇宙岛民》这张专辑。以三段过场为界,ITSOGOO表达了一连串渐进变化中的主题。在前三首歌中,我们可以听到《团结的想象》中“众人皆是战士,也都能做军师。让我们拧成一股力量,困难全是暂时”这样的,以音乐为纽带构成的精神共同体的愿景,而《宇宙岛民》、《万物交响乐团》和《广泛传播》三首歌又带来了在精神世界中自我挖掘、寻求人与人之间的联结并最终获得愉悦感的美好体验。紧接着的四首歌里,他们先是以找回自己攻击性的方式批评了诸多他们所不认同的对说唱音乐的看待方式——特别是《仪式即兴》还再现了上张专辑里《布鲁斯星布鲁斯》中经典的咄咄逼人的flow——最后又在《不一样》中话锋一转,重新用柔和的语调表达出他们随心自由的音乐态度。末尾的三首曲目则是对精神世界的意义的重申,《天下事》和《想想信仰》表明了这一点对每个人现实生活的积极影响(我尤其喜欢“太多次觉得自己丧,想想信仰”这一句!),而《自由 pt.2》则讲述了沉浸于精神本身所带来的灵性层面的解放感和愉悦感,而说唱音乐则是成为了一种媒介一般的存在。
由此我大概明白了ITSOGOO在这张专辑中想表达的意思。有些人可能更喜欢在他们的前两张专辑里,ITSOGOO用自己特有的诗意化笔触表现的抨击性的内容——诚然我们并非身处于一个美好的时代,诚然在这个时代专注于精神也许有一些犬儒,但我们永远回避不了对内心安宁的渴望——人们还是同时生活在两个世界中的。有时,也许是大多数时候,我们不得不以高度社会性的姿态示人,而另一种情况下,我们也会像身居空旷宇宙中的孤岛一般,唯有借助缥缈却扎心的美妙电波才能相互感受吧。总会有一个晚上,我们都是宇宙岛民。大概是这样的。
文章不错非常喜欢